吉拉西打破5场进球荒,各项赛事17场贡献10球3助攻
2025-11-03
今夜,赣州全民健身中心灯火如昼,山呼海啸。
2025年“赣超”的终章在此挥就,赣州与宜春的巅峰对决,不仅关乎冠军奖杯的归属,更牵动着4500多万赣鄱儿女的心弦。
总决赛的盛况,是赣超火爆出圈的必然高潮。从盛夏7月到深秋11月,110多天、66场激战、超120万现场观众、抖音话题播放量近15亿次……这组滚烫的数字,勾勒出一幅远超体育范畴的壮丽图景。

这场“终局之战”的意义,早已超越胜负。场内,球员每一次拼抢、每一脚传递都牵动人心;看台上,万人齐声呐喊,声浪震天。这沸腾的夜晚,是赣超整个赛季的缩影——从揭幕战南昌与景德镇握手言和,门票10秒售罄;到八强赛南昌主场涌入50168人,刷新江西体育赛事观赛纪录;再到九江千余名球迷乘首趟高铁球迷专列跨城助威。赣超以场均1.8万人的上座率,在全国业余联赛中独树一帜。这绝非偶然的狂热,而是一场始于足球、终于情怀的全民奔赴,是江西民间活力长期积蓄后的必然喷发。赣超,不仅是足球的竞技,也是江西人拼搏精神的生动注脚,还是文旅商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,更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澎湃回响。
赣超的活力,是江西人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。绿茵场上551名平凡的追梦者,他们中六成是在校学生,其余是教师、的哥、厨师、外卖员、私企老板。他们没有职业光环,没有天价薪酬,支撑他们的是“为城而战”的朴素信念。那一个个逆转取胜、“神仙球”绝杀的瞬间,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,是对城市荣誉的捍卫,是江西人骨子里不屈不挠、敢闯敢拼的“老表精神”最直观体现。
赣超的成功,是“体育搭台、经济唱戏”发展智慧的精彩实践。 这场足球盛宴,巧妙地将“票根”转化为激活全域消费的“通行证”。全省300多家景区推出优惠政策,“一张球票游江西”成为新风尚。鹰潭将龙虎山文创市集搬进球场,景德镇推出“青花瓷主题”足球周边,南昌的“赣”好市集市人头攒动。这些创新举措,让足球的激情沿着“赛事+文旅+消费”的链条顺畅流淌,最终汇入江西经济发展的动脉。数据显示,赣超带动2025年全省体育旅游收入同比增长35%,完美诠释了“小足球”迸发“大能量”、“小赛事”撬动“大产业”的发展逻辑。
赣超的底色,是凝聚文化认同和红色精神的新载体。当赣州“鸟巢”4万多人齐声高唱《十送红军》,当吉安万人同唱《映山红》穿破夜幕,当南昌奥体5万人高歌《团结就是力量》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助威方式,更是红色基因在当代的活化传承。南昌队的“红色主题球衣”印着八一起义元素,赣州作为长征出发地的历史记忆与足球激情碰撞,九江主场的《长江之歌》舞出江河壮阔。这些精心设计的文化环节,让红色精神从书本走向生活,从历史走进现实,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的生命力。同时,城市间的深情互动——赣州与萍乡互赠脐橙与“辣红安源”礼袋,吉安与新余书信传情,豫章古意与宋城底蕴在看台横幅上交相辉映——这些都让赣超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情感纽带,强化了“江西人”的身份认同。
今夜,当终场哨响,冠军最终花落赣州队,而胜利早已属于每一个参与其中的江西人。赣超留给我们的,不仅是激荡人心的比赛瞬间,更是一种“人人可参与、城市有活力、区域能协同”的发展启示。它证明,当体育扎根于文化的厚土、链接着经济的脉搏、凝聚着民众的情感,就能爆发出超越竞技本身的磅礴力量。我们有理由相信,赣鄱大地上必将绽放出更多像赣超这样的“活力之花”,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,书写更加灿烂的江西篇章。
撰稿:段祖庆
编辑:喻雅琪
二审:李 健
监制:胡瑾琼
吉安 赣州 江西 南昌 超越足球